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近日传出消息:上海市9个涉农区的1924 名上海市乡村医生通过上海联合健康管理研究院培训获得证书,至此,全市完成约3000名乡村医生三年培训计划,累计提供6051人次乡村医生高质量服务能力提升。
乡村医生是中国医疗卫生服务队伍中的关键力量,他们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“守护人”。提升乡村医生的业务能力,夯实农村基层医疗基础,是国家“乡村振兴”战略中“人才振兴”的核心环节。
此前,上海联合健康管理研究院组建了多个《项目教学流程管理》与《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管理》服务团队,有计划地进行整体策划、需求调研、课程设计、师资团队组建、视频课件制作、梳理学员信息并完善培训网络平台等多项功能,为教学管理制定了阶段性、连续性、精细化的全流程规划。
“上海市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大纲编写专家组”专家、“上海联合健康管理研究院”院长张爱莉介绍:目前宝山、崇明、奉贤、嘉定、金山、闵行、浦东、青浦、松江等9个区尚有村医务室1100个,新、老乡村医生近3000名。他们常年服务于郊区村民的医疗、康复、护理、疾病预防第一线。
经大量需求调研表明,新、老乡村医生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差异,新乡医缺少诊疗服务的实践经验,老乡医缺乏慢病诊疗与健康管理的理论基础,亟需接受继续医学教育,获得接地气的实用培训课程以提升临床诊疗服务实践的能力与水平。
开课前,培训计划还设计并收到9个区调研问卷中109项反馈需求。由于新、老乡医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差异,对设计课程知识点的需求、授课方式及深度的把握难度较大,最终确定师资队伍以三级医院的全科医学专家为主,授课讲师 28位,分别来自复旦大学、同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各附属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学专家;授课方式为以案例为引导,深入浅出、通俗易懂、师生互动的PBL教学方法进行。
整个培训充分兼顾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,依据调研反馈及培训大纲的需求,融入国家健康促进活动“体重管理年”的相关内容,筛选了10个专业模块、36讲课程。课程涵盖慢病管理,影像学诊断,常见疾病识别,儿童、妇科常见病诊治,精神卫生健康管理以及体重管理等多个领域。学员们通过40天的视频课程学习、课前课后自测、教学质量评价、提问与答疑等环节,以及培训前后的理论综合考试,达到了预期培训效果。
据统计,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为上海乡村医生培训制定了三年培训计划,2023年《基本医疗与服务技能篇》,2024年《基本医疗能力提升篇》,2025年《基本医疗能力提升进阶篇》;共组织培训课程 31个课件、125个学时。三年间,共培训乡村医生 6051人次;培训平台共上线学习393787人次;平均每位学员上线学习64.63次。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相关负责人表示,三年培训计划为提高乡村医生诊疗水平夯实了基础,在深化医疗改革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。
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